時間過得真快,自己在急診已經(jīng)度過了三個年頭,還記得當年去急診科報道,護士長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急診工作性質比較特殊,一年365天沒有假期,過年還會更忙!
急診是一個“魚龍混雜”的地方,在這里你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,面對復雜多變的疾病,處世“圓滑”、挨得住詆毀、以及過硬的專業(yè)知識是急診人生存的必備技能。還記得有一次急診來一位90歲的老太太,胸悶氣喘血氧飽和度只有85%左右情況甚是危急,面對這種情況老太太不愿意做任何治療甚至對簡單的吸氧都很抗拒,更別說輸液扎針了,再加上老太太長期臥床血管彈性極差,根本看不到甚至很難摸到血管,針未能一次穿刺成功,邊上的家屬開始著急接著便是各種詆毀謾罵,面對如此的病人如此的家屬,急診科的前輩們竟三下五除二的給解決了,事后問她們怎么做到的,她們“云淡風輕”的說:“練”出來的。
急診人個個都有“三頭六臂”:首先分診護士在根據(jù)疾病的輕重緩急綜合考量有條不紊的分到留觀室或者搶救室,同時他們還兼顧著“導醫(yī)”、“管家”等角色;留觀室和搶救室是病人治療的地方,您會常??匆姄尵葏^(qū)和留觀區(qū)滿是病人,護士們馬不停蹄的忙著接診、查體、詢問患者的病史、遵醫(yī)囑給藥、及時書寫護理記錄單等忙的不亦樂乎,也許您還會擔心這么忙不會出錯嘛,很負責任的跟您說“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,他們仍保持著醫(yī)療質量零差錯”,“零差錯”是科室的要求,也是急診人秉持的道德底線。
急診人個個都“身懷絕技”:當您在急診看見一個醫(yī)生或護士讓患者拿著塑料袋或者紙袋往里吹氣或吸氣,不要驚慌,這是急診科常見的治療手段,而且效果一級的棒;當您看見一個患者被直接拉到復蘇區(qū),家屬在門口急的直跺腳,您會發(fā)現(xiàn)急診人正在有條不紊的施展自身技能,連接監(jiān)護儀者、機械通氣者、靜脈穿刺者、電除顫心臟按壓者,靜脈給藥者,當然還有搶救記錄者,就像提前商量好似的按照流程一步一步的開始各種搶救、治療。
科室文化影響著一群人,一群人成就了一個科室,榮辱與共,團結奮進,是急診人的寫照,也在不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