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媽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(nóng)民,自打我有記憶的時候,就是媽媽把我放在田間地頭,鋪上墊子,擺上吃的喝的,讓我自己在那玩,只要我抬頭能看到她,便不會哭叫。記憶中,媽媽很高,常常得仰望著她,漸漸的待我長大了,媽媽變矮了。
流逝的時間讓我長大,也在媽媽的身上留下了痕跡,頭發(fā)白了,眼睛花了,皺紋也多了,不變的是她仍然在田間忙碌,總想著把最好的留給我。因為工作,我時常不在媽媽的身邊,偶爾回去,最喜歡的就是幫媽媽在地里干活,媽媽每天基本四點起床,先到地里看一遍,欣賞一下她自己種的各式的果蔬,挑上幾樣做早飯,順手拔些雜草喂喂雞,早飯一般在五點左右,這對我有些困難,所以每次回家,媽媽都等七點才喊我起床吃飯,早飯清淡簡單,對我已經(jīng)是最好的,因為媽媽做什么都好吃,飯后,媽媽會打理打理她的后花園,媽媽是個粗枝大葉的人,并不會養(yǎng)花,全憑一腔熱血,看到喜歡的就往家里搗騰,然后就是拔拔草,澆澆水,花兒一個個的養(yǎng)的倍兒精神。趁著太陽不大,趕緊去地里干活,半中午,媽媽會問我“老閨女啊,中午吃啥?”我就開始點菜了,媽媽就樣樣數(shù)數(shù)的準備,媽媽常說“這一天出了地頭,就是圍著鍋臺轉(zhuǎn)了”午后睡上一覺,到大門口的陰涼處和鄰居嘮嘮嗑,太陽落山,就又到地里,挖花生,摘豆角……一天就這樣過去了。
媽媽的生活就是這樣,簡單而平凡,她自己覺得滿足而充實,讓我想起前些日子看的一個綜藝節(jié)目《向往的生活》,就是一些藝人在鄉(xiāng)村生活,遠離都市的繁華和喧囂,自己耕種、生活、做飯,約上三三兩兩的朋友,一起勞動,談心,節(jié)目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,看的就是一群人在生活,卻吸引了許多觀眾,這也看出現(xiàn)在許多城市的人都向往那樣的生活,媽媽就是那向往的生活。